1st
三相異步交流電動機維護規程
一、日常巡檢與運行監控
運行狀態檢查看:檢查電動機外殼有無裂紋,地腳螺栓、端蓋螺栓是否松動;確認通風口暢通,冷卻風扇運行正常,環境無影響電機運行的雜物。
聽:監聽電動機及軸承是否有異常聲響(如碰擦聲、嗡嗡聲),噪聲過大可能預示機械故障或繞組溫度過高。
摸:檢查電動機外殼、軸承等部位溫度是否異常,振動是否過大(振動值應符合標準)。
聞:檢查是否有焦糊味(絕緣老化)或油脂揮發氣味(軸承漏油)。
問:向操作人員了解電動機運行中是否有異常征兆(如啟動困難、轉速波動)。
參數監控電流:三相電流平衡時,任一相與平均值偏差不超過10%;電流不得長期超過額定值,否則需查明原因並處理。
電壓:電源電壓波動不超過額定值的±5%,頻率變化不超過±1%,三相電壓不平衡度不超過5%。
溫升:環境溫度≤40℃時,電動機最高允許溫升需符合標準(如F級絕緣溫升≤105K);環境溫度>40℃時,溫升限值需相應調整。
二、定期維護與保養
清潔與防塵定期清理電動機外殼、風罩、風扇上的灰塵和油汙,保持通風良好。
避免水滴、油汙進入電動機內部,防止絕緣性能下降。
絕緣電阻檢查使用1000V兆歐表測量繞組絕緣電阻,低壓電動機絕緣電阻應>0.5MΩ;若低於此值,需烘幹處理。
新安裝或長期停用電動機啟動前必須進行絕緣電阻測試。
軸承維護潤滑:根據轉速選擇潤滑脂填充量(1500r/min以下填滿2/3軸承室,1500r/min及以上填滿1/2);同一軸承內不得混用不同潤滑脂。
檢查:定期檢查軸承是否漏油、磨損或卡滯,必要時更換軸承。
清洗:每3-6個月用煤油清洗軸承及軸承蓋,再用汽油沖洗幹凈。
緊固件檢查定期檢查電動機地腳螺栓、端蓋螺栓、接線螺栓等是否緊固,防止運行中松動導致振動或損壞。
接地檢查定期檢查電動機接地裝置是否可靠,接地電阻應符合安全標準。
三、專業維護與檢修
檢修周期小修:每季度一次,包括清潔、緊固、潤滑、參數檢查等。
大修:每年一次,包括解體檢查、定子/轉子檢修、軸承更換、絕緣處理等。
檢修項目定子檢修:清掃線圈端部和通風溝汙垢,檢查鐵芯槽楔及線圈緊固情況,更換老化絕緣材料。
轉子檢修:檢查鼠籠條、平衡塊及風扇,修復轉子線圈或電刷與滑環。
軸承檢修:清洗軸承,檢查磨損情況,更換損壞軸承。
預防性試驗:包括絕緣電阻測試、直流電阻測量、耐壓試驗等。
啟動前檢查確認電動機安裝牢固,接線正確,絕緣電阻符合要求。
檢查冷卻系統和潤滑系統是否正常,手動盤車確認轉動靈活無卡澀。
四、故障處理與應急措施
常見故障及處理無法啟動:檢查電源、熔斷器、控制線路、定子繞組及負載情況,排除斷路、短路或過載問題。
轉速偏低:檢查電源電壓、接線方式、轉子斷條或電刷接觸情況,調整電壓或更換損壞部件。
過熱:檢查負載、通風、繞組絕緣及軸承潤滑,減輕負載或改善冷卻條件。
異常振動/噪聲:檢查轉子平衡、軸承磨損、機械松動或氣隙不均,重新平衡轉子或更換軸承。
應急措施發現異常(如異味、異響、過熱)應立即停機,查明原因並處理後方可重新啟動。
長期停用電動機啟動前需測量絕緣電阻,烘幹處理後方可投入運行。
五、維護記錄與檔案管理
建立電動機維護檔案,記錄檢修周期、項目、更換部件及測試數據。
定期分析維護記錄,優化維護計劃,提前預防潛在故障。